針灸調理原發(fā)性痛經
原發(fā)性痛經即功能性痛經,是指伴隨排卵周期而發(fā)作的集中在下腹部,常呈痙攣性或絞窄性,亦可能為持續(xù)的鈍性疼痛并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內前側。約有50%以上患者伴有如惡心、嘔吐、腹瀉、頭暈、頭痛及疲乏感等胃腸道及心血管癥狀,偶有因劇痛而暈厥及虛脫者。疼痛一般于月經前或月經來潮時開始,24小時后達高峰,48小時后可平息。
是年輕女性十分常見的無明顯盆腔器質性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婚后妊娠分娩后可逐漸消失。其誘因一般認為與內膜管型脫落(膜性痛經)、子宮發(fā)育不全、子宮屈曲、宮頸管狹窄、不良體姿及體質因素、缺少鍛煉、變態(tài)反應狀態(tài)及對月經有憂慮的精神因素等有關。應與慢性盆腔痛、繼發(fā)性痛經及早期的子宮內膜異位癥、闌尾炎相鑒別。
原發(fā)性痛經屬于祖國醫(yī)學“痛經”;“經行腹痛”范疇。中醫(yī)學認為痛經的發(fā)生與素體及經期、經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環(huán)境有關。在經期或經期前后,血海由滿盈而瀉溢,胞宮氣血由氣盛血旺至經后暫虛,氣血變化急驟致病因素乘時而作,使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經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則痛”;或沖任胞宮失于儒養(yǎng),“不榮而痛”。其機理有寒、熱、虛、實之分,以實證為多。治療以調理氣血為原則。取十七椎、三陰交。
令患者取舒適俯臥位并將一側褲腿往上卷起至膝關節(jié)至踝關節(jié)的中點處、褲腰部往下褪至骶部,常規(guī)消毒后毫針直刺十七椎1.5寸、三陰交直刺1寸,癥狀表現以小腹脹痛拒按,有灼熱感,或伴腰骶脹痛,經色黯紅,質稠有塊,平時或有帶下黃稠,小便短黃,舌紅黃而膩,脈弦數或滑數等實熱證為主的施以提插捻轉瀉法,留針30分鐘并隔10分鐘加強手法一次;癥狀表現以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經色黯紅不鮮而有瘀塊,或如黑豆汁,舌邊紫,苔白膩,脈沉緊等虛寒證為主者施以小幅度的提插捻轉手法,留針60分鐘并在留針期間將中間有小孔的硬紙片由針尾部套于毫針上平放于針刺局部皮膚上(以防止在艾灸時艾灰、火星掉落燙傷患者),接著在毫針尾部插上長約1厘米的純艾段用線香由艾段底部點燃,待其自然成灰后將灰去除再如法換另一艾端施灸。針灸于痛經發(fā)作前3天開始,每日一次,連續(xù)針灸7天,待下一個月經來潮前3天再次針灸。方中十七椎別名腰孔、十七椎下、上仙,為位于腰骶部、督脈經循行線上的經外奇穴。
“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一身之陽,具有調節(jié)全身諸陽經氣之功能;從解剖部位來看十七椎穴下有第5腰神經分布,與其他神經形成盆腔神經叢,組成子宮陰道叢等次級神經叢,分布于生殖器官,故取十七椎通調諸陽、疏經活絡、調理沖任來調節(jié)子宮肌收縮,解除子宮痙攣性收縮。通過近代研究證實三陰交穴在調理女性內分泌、養(yǎng)顏美容、防病保健方面均有令人可喜的效果,這與三陰交為足三陰經脈交會之處,脾化生氣血,統(tǒng)攝血液;肝藏血;腎精生氣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西醫(yī)神經解剖角度講刺激三陰交穴可影響胸5至腰1交感神經纖維,誘導子宮平滑肌、盆底肌舒張。氣血暢通了痛經自然也就消失了。
(查看評論) |
Copyright © 2012 - www.oklahomanursingschool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 版權所有